美国华尔街日报24日文章称,中国正在进行大规模核武器现代化努力公国,包括引入可投送多个弹头的新一代洲际弹道弹道。据估计,目前中国已部署将近1300枚可安装核或常规弹头的战术和战区导弹系统。根据美国前美国防务官员、现乔治敦大学亚洲军控项目负责人菲利普·卡伯的话说,中国现在每辆移动发射车可以配备多达五枚弹头。
中国建3000英里隧道保护核弹
美媒称,菲利普·卡伯曾于2008年受五角大楼国防威胁降低局委托,调查中国“地下长城”项目。此次调查引发了卡伯对中国核武库规模的怀疑。他指出,中国大兴隧道建设与已知中国核武库规模相差甚远,并据此怀疑中国维持有大规模核武库,进而推测中国每台移动发射车或许配备有多达5枚导弹能力。不过,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,卡伯也强调称自己的研究不能代替真实的情报收集工作
据称,五角大楼之所以对中国“地下长城”项目感兴趣,是因为四川5·12大地震后,除普通救援部队之外,北京方面还向灾区派遣了数千名隶属于二炮部队的辐射专家。二炮部队负责解放军的战略核力量,包括大部分核武器。事实上,二炮部队的参与并非完全出乎意料,毕竟四川是中国重要核设施基地。更有意思的是,有报道称,山坡坍塌后,大量巨大的混凝土碎块被暴露在外。这种传闻使人们猜测,此次地震可能使中国丢失了部分藏于地下隧道或仓库内的核弹。
卡伯随后开始着手利用卫星图像、汉语及其他公开材料搜集更多曾被西方忽视的信息。在这一过程中,历史资料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。近两千年以来,隧道一直是中国军事文化的一部分。据称,毛泽东尤其痴迷于此,他下令在北京挖掘了一个巨大的地下城;上世纪六十年代末,他又下令在中国中部地区挖掘“第三道防线”,预防可能发生的俄罗斯核攻击。这个规模庞大的工程包括一个地下核反应堆、以及中国第一代核弹弹头的储藏设施。
美媒称,中国“地道挖掘热”非但没有随着毛泽东的逝去而结束,甚至有所加强。2009年12月,在新中国建国六十周年大庆期间,解放军宣布二炮部队修建了一条累计3000英里长的隧道——其中近半是在过去十五年内修建的。为使这一数字变得更加鲜活,卡伯形容说:“你从新罕布什尔州出发到芝加哥,然后到达拉斯,再后到提华纳,这应该是大约3000英里。”
二炮如此痴迷于隧道?要确保核武库安全,还有其他方法可用。美媒称,即使在劳动力廉价的中国,要建造质量佳、照明好、高度适宜、均长六英里的隧道,也是一项十分浩大的工程。隧道的长度与中国相对较小的核武库规模并不相称——据信,中国核弹头数量在240枚至400枚之间。卡伯说:“为每一枚弹头建造长十英里的隧道?这不合常理,有点过分。”
外界可能低估中国核武库规模
中国庞大而稳固的武库有何用意?几十年来,核专家已经明白,“打赢”一场核战争的关键在于拥有强大的二次打击能力,而这需要有一支庞大和可存活部队。美媒称,2009年“地下长城”完工时,二炮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构想,称可给予中国“抵御核打击”的能力;“台独无望”;中国无需“害怕和美国之间的决战”。克里斯滕森将之称为标准的政权宣传,指出“中国擅长以虚假消息作为信息战形式。”然而,不清楚为什么美国军控界很愿意接受北京的核理论声明。
卡伯对此有些想法。他认为,对中国核武库的过低预测基于对现有导弹发射车、移动发射装置、飞机和潜艇的估计。除可能存在的错误估计之外,军控专家也在努力淡化解放军的战略努力,以避免美国做出“不必要的”反应。中国向来被视为是一个“负责任的”核国家的榜样,但中国核武库规模远远大于比人们的预想,却有可能是裁核倡议者最终必须接受的事实。
卡伯赞成对华协商军控。他也再三强调称自己的研究远没有权威性,不能代替真实的情报收集工作。他还承认,有可能——仅仅是有可能——中国铺设隧道是为了以后存储武器、发射台和导弹。然而,中国大兴隧道建设却是毋庸置疑的。而且,人们也没有忽视卡伯的研究,更不用说他它隐含的意义,与俄罗斯进行核武削减计划的美国政府更是不会忽视这一问题。各方应立即考虑这种假设。中国的可能的作法是,以自己的方式,在美国已经放弃梦想的领域谋取主导权。